继“朱姆沃尔特”级驱逐舰、“星座”级护卫舰烂尾之后,美国海军终于把烂活整到了航空母舰上。据美国海军协会官网报道小熊猫配资,原本定于本月交付的“约翰-肯尼迪”号航空母舰将继续延期,计划在2027年3月交付。耗时14年,多次延期交付,建造商给出的理由,也让人难以理解。
肯尼迪号航母,是美国新一代航母“福特级”的二号舰。首舰“福特”号2005年开工,2013年下水,2017年入列,共耗时12年。按说12年造一艘航母,效率已经低得可怕。结果在肯尼迪号这边,14年已经过去,现在又要延期20个月,这是朝着20年造一艘航母的方向大踏步前进啊。
肯尼迪号的建造,是和福特号同步进行的,2011年举行“首块钢板”切割仪式,2015年正式签署建造合同并铺设龙骨。按说有了首舰的经验,二号舰的建造效率应该大幅提升,可惜并没有。2019年肯尼迪号正式下水,交付时间定在2022年,说是会采用具有开创性的“两阶段交付”模式。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建造商在完成绝大部分的建造工作后,会先交付给海军,再在海军的指导下,安装额外系统。这样既可以避免“尼米兹”级退役导致的真空期,也能吸取福特号服役后的经验进行改造小熊猫配资,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之计。
但很快,麻烦事就来了,作为美军的下一代航母,肯尼迪号使用了大量先进系统,设计要求也很高,结果在最核心的电磁弹射系统,和武器升降系统方面,都存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问题。首舰福特号已经在服役,只能边用边改,肯尼迪号要规避这些问题,就导致建造时间不断延长。
另外,供应链问题也是美国军工制造的一大心病。因为工期太长,美军的类似项目,往往是越往后建造,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价格越高,导致成本飙升,而这,又会造成整体项目难以推进,形成恶性循环。其他诸如劳动力短缺、技术断层之类的问题也不少,肯尼迪号的交付,就这样不断被延后。
至于建造商说的,造得太慢是因为造得太快,乍一听很离谱,其实也说得通。要是肯尼迪号造的时间再长些,等福特号的问题全部曝光出来,美国实现制造业回流,更多的劳动力被培养起来,不就不会出问题了吗。
说到底,还是如今美国的军工制造业,呈现出了全方位的衰退。肯尼迪号的延迟交付,意味着明年,美军的航母总数将必然降到10艘,如果艾森豪威尔号按计划在2027年退役,还会降到9艘。
而回顾肯尼迪号的建造过程,2011年那会儿,咱们还一艘航母都没有,现在第三艘航母福建舰都要服役了。美专家还说,中国的第四艘航母已经在建造中,到2035年前后,可能会拥有6艘航母。我看啊,以中美两边造舰速度的对比,咱们航母数量超过美军的时间,还会大大提前。
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