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跑断腿、材料多、耗时长”曾是建设项目审批的痛点。在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速的背景下,近年来,南沙区以“刀刃向内”的改革勇气,借助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的契机,简化审批材料、优化审批流程,打破用地用林用海审批条块分割的固有模式,按下项目建设“快进键”惠红网,点燃经济发展“强引擎”。
2023年以来,南沙区获批用地超3万亩,历史遗留围填海区域处理方案完成备案超5400亩,涉及集体土地征收的用地报批由原来的6-9个月压缩至3-4个月,不涉及集体土地征收的用地报批最快1个月内办结,用地用林审批周期平均缩短50%、材料提交量减少30%,大幅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水平,助力南沙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。
提前介入、靠前服务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
在项目选址阶段,根据选址预审结果,向用地报批、林业审批、用海审批等关联流程推送项目信息,审批部门提前介入、协同服务,避免企业多头跑、反复问;向用地申报单位精准发送涉林、涉海提示,明确需提前准备的材料清单、注意事项等,变被动受理为靠前服务,帮助企业早谋划、早准备,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审批有速度、服务有温度。
南沙区还成立了历史林权纠纷化解专班,制定“一宗一策”化解方案,解决申报材料编制过程中涉及的林权纠纷问题,破解“历史包袱难放下、权属不清不敢批”的困境,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。
明确要点、精简材料,跑出用地报批加速度
按照“项目跟着规划走、要素跟着项目走”的总体要求,南沙区印发一系列文件,推动用地报批审查要点更清晰、组卷材料更精简,持续提高用地报批速度。
南沙区印发了《南沙区建设用地报批审查要点》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村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的通知》等惠红网,结合建设用地报批基层实践,进一步细化用地报批审查要点、工作技巧、常见问题等,助力用地申报单位“照单执药”。
《南沙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优化方案》在充分保障村集体利益、听取公众意见的前提下,在自贸区范围内试点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“表单式审批”,将原来上百页的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简化为包含6方面、24项要点的一张表单。
发挥优势、优化流程,实现用地用林联动审批
南沙区利用行政架构优势推动行政审批合一,依托国土规划空间信息一体化平台推动数据融合衔接,变“串联”为“并联”推动流程优化,东湾村更新改造项目、庐前山西路项目等一批民生、基础设施项目成功实现了用地用林联动审批。
一个部门审批。南沙区依托土地、林业2个审批业务同在一个部门、同为“一套人马”的行政架构优势,充分发挥省、市审批权委托(下放)带来的土地、林业审批权限同在区级的政策红利,推动用地用林审批事项同步受理、同步审查、同步批复,实现用地用林联动审批。
一套底数核查。依托南沙国土规划空间信息一体化平台,集成规划数据、国土数据、林业数据、海洋数据、权属数据和审批数据等多元数据,在相互融合衔接的一套底数基础上开展用地用林审查,确保数据统一、精准审查。
多个环节并联。推动用林审批与用地报批组卷同步启动、并联推进,将土地现状调查与林地现状调查合并开展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与用林采伐公示同步发布、建设用地批复和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同步核发,以流程优化破解传统“串联式”审批的耗时难题。
省、市大力支持南沙打造立足湾区、协同港澳、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,将省级、市级成片开发方案、用地报批、林地占用、规划调整、土地供应等的规划用地用林审批权限委托(下放)给南沙实施。南沙区充分发挥政策优势,按照“标准不降低、效率有提高”的承接思路,出台了审批权承接工作方案,确保接得住、用得好。
未来,南沙区将充分发挥改革政策高地的引领作用,进一步推进用地用林用海审批深度融合,探索统一开展自然资源转用审批的实施路径,努力实现报批效率有提高、企业办事成本有下降、营商环境有优化的“多赢”局面。
编者按:
土地是发展的基础。
国务院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》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、协同港澳、面向世界的重大功能平台定位,要求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。
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,作为国家级战略平台,同时承载着国家新区、广东自贸试验区(南沙片区)、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三大核心定位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地位重要、作用独特,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既是发展所需,也是使命所在。
近年来,自然资源部专门出台意见支持南沙开展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,广东省建立省、市、区三级联动机制,推出一系列涵盖规划编制实施、耕地保护、土地利用、用地审批、生态保护修复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,不断完善与南沙开发开放相衔接的土地管理制度,推动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走深走实。
2025年是《南沙方案》第一阶段目标中考之年,也是南沙建区二十周年、南沙自贸区挂牌十周年。在《南沙方案》实施三周年之际,将推出系列文章,展现南沙土地管理综合改革试点亮点成效,提交一份阶段性答卷。
撰文:余妍玲
通讯员: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
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